区块链cpu是什么 intel区块链

古泉财经 70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intel区块链,以及区块链cpu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当区块链不再需要矿机挖矿时比特大陆会沉底吗?

今年3月底,比特大陆推出了一款基于ASIC的蚂蚁矿机X3,主要是针对门罗币(XMR)以及依赖CryptoNight算法的加密货币,门罗币随即发出反制声明,将改变核心算法以对抗ASIC算力的入侵。

4月,以太坊开发者PiperMerriam发布了一份编码为“958”的“以太坊改进协议”。而这一改进协议的主要“改进”被指主要针对比特大陆即将发布的以太坊矿机。

这不是第一次比特大陆由于对算力的把控而与加密数字货币社区发生冲突。

根据,芯谋研究(ICWise)预计,2017年比特大陆的销售额预计达到惊人的143亿人民币,超过了国产手机芯片设计厂商展讯,荣登2017年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排行榜第二名,仅次于华为海思。

而比特大陆创始人吴忌寒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比特大陆已经拥有比特币网络上70%以上的算力。而这一算力垄断,也导致了BTC和BCH分叉。

随着比特大陆矿机边界进一步扩展,如何应对比特大陆的算力垄断,成为了每一个“分布式货币”必将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算力攻击?

抛开比特大陆、BCH、ETH与门罗币,我们先讲讲算力是什么,算力垄断是什么,算力攻击是什么,以及它对加密数字货币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要来谈谈什么是PoW。你在别的地方看到的关于PoW的解释大多是这样的:

Proof of Work,通过计算来猜测一个数值(nonce),得以解决规定的hash问题。保证在一段时间内,系统中只能出现少数合法提案。这些少量的合法提案会在网络中进行广播,收到的用户进行验证后会基于它认为的最长链上继续难题的计算。因此,系统中可能出现链的分叉(Fork),但最终会有一条链成为最长的链。参加到POW计算的人,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比如硬件、电力等。当没有成为第一个算出答案的人,这些成本都消耗掉,这也保障整个区块链的安全,如果有人想要恶意破坏,他需要付出大量的经济成本。

看不懂吧?没关系,我们用比特币科普文章中最常见的那个比喻来翻译一下。

首先,我们将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比喻成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中,每个人都有一个纸质的账本放在家里。村子规定,在这个村子中每次做生意,都要用村口的喇叭广播一下。

无论是今天张三给了王二1块钱,还是明天王二给了李四2块钱,全村人都时刻听着广播把自己的账本写成一致的。

在这个能让人最简单理解什么是分布式账本的比喻中,其实有一个问题没有解释——你怎么知道你听到广播就是真的广播呢?万一王二今天自己买了个喇叭,岂不是能随意的往自己的账户上转很多钱?

村口广播站里有一群人,这群人的工作是帮每个交易者念广播,而在念完每一笔交易信息之后他们还会在后面附上一段密码。

这段密码不是胡乱来的,而是全村统一规定的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这道数学题虽然普通人算起来很麻烦,但只要得到答案带入结果反推很快就能让等式成立,以验证这个这个答案是个真的“答案”。而你可以理解,这个“数学题”是一个我们学过的多元多次方程,它有无数个解,所以每次交易都不一样,你没法伪造。

村口广播站里这群代客念广播的人就是矿工,他们算数的过程就是挖矿,而算数使用的机器……就是显卡或者矿机。在实际中,我们往往把矿工与矿机等同为区块链网络上的算力节点,但在本文中矿工指的是从事加密数字货币挖矿的自然人,而矿机才是算力节点。

从2009年比特币诞生以来,挖矿的机器经历了几个阶段:

可以看到,短短数年矿机的更新换代堪比过去几十年的集成电路进化历程,在资本的驱动下,技术得以飞速发展。

除此以外,矿机的部署也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和欧美地区,得益于中国在低电压、低功耗的集成电路设计占有的优势和中国区域性电价低的优势,中国大陆加密数字货币挖矿行业和矿机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这有什么问题么?

理论上没有问题,越来越多的节点加入挖矿,相当于在村口等着算数喊话的人越多,实际上整个系统应该更稳定才是。

但是,如果这些矿工用来算数的机器都来自同一个厂商呢?问题就大了。

2017年10月25日,苹果曾经爆出过一条新闻,iOS11的计算器出现一个Bug:当用户快速输入1+2+3的时候,屏幕上给出的结果是24。

如果这个出现在数字加密货币的世界里会是什么结果?就是错误的计算结果可能被带入到整个网络而无人发现。

而更关键的是,如果一家“计算器生产厂”垄断了计算器市场,它还可以故意生产出这种带错误的计算器改变数学规则。

毕竟,在加密数字货币领域的“计算”可不是1+2+3这么简单,你不可能拿纸币对比特币进行手工验算。

比特大陆算力垄断的现实意义

关于基于51%算力的攻击,我们已经在各种文章中了解了。

但现实是,虽然之前全球约有78%的算力在中国大陆,但所幸他们分散在不同的矿池里,被不同的人所掌控。

尽管所有基于PoW的加密数字货币都存在被51%攻击的风险,但由于算力的分散导致很少有人能真的发动攻击。

但是如果矿工本身不想发动攻击,但矿机生产厂商发动攻击呢?

依然用刚才的比喻来说,就是虽然每一个矿工主观上都想独立的做题验算,但他们手中的计算器被远程动了手脚给出了一致的错误答案。这就可能对数字加密货币造成极大的威胁。

而偏偏,拥有矿机绝对话语权的生产厂商比特大陆又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2017年4月,比特大陆矿机曾爆出Antbleed后门。尽管在中文圈这被描述为一个“漏洞”,但Antbleed更像是一个被实现设计好的功能。

匿名人员发现,一台比特大陆生产的蚂蚁矿机连上网络后,会定期与比特大陆持有的一个域名进行通信,将矿机的序列号、MAC地址和IP地址回传给比特大陆的服务器。而如果比特大陆的服务器给出否定的信号,这台矿机将终止运行。

尽管比特大陆回应称,他们不能关闭任何不属于他们的矿机。但比特币Core团队则在实验中证明,这个功能其实没有任何验证,任何人可以通过伪造DNS来关闭矿机——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比特大陆是有能力关闭任何已销售矿机的。

之后,比特大陆修复了这一“漏洞”,但却在社区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而这也奠定了几乎所有PoW区块链社区对比特大陆都存在偏见的基调。

几个月后,在比特大陆的主导下ViaBTC挖出了第一个区块,对比特币区块链进行了硬分叉,从此世界上有了比特现金BCH(BitcoinCash)。

矿机垄断是否会破坏分布式系统?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应该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矿机垄断一定会影响PoW数字加密货币的安全运转。

这一问题并不在于比特大陆和创始人吴忌寒是否值得信任,而是在于任何一个区块链系统的价值之一就应当是在排除对任何单个公司和单个个人信任的情况下安全运转。

即便是ASIC矿机没有被比特大陆垄断,ASIC矿机本身也会加重算力的集中度。

用于挖矿的ASIC对通风、电力和场地有很大的要求,除了用于挖矿之外没有任何用途,同时由于算力强大而拉高了全网的计算难度。

这导致外部玩家很难像5年前那样,在电脑上下个软件就开始挖矿。而最近的中心化交易所被黑事件频发导致,也证明在这个没有监管的市场中集中绝对会导致不安全。

假设比特币网络运行在100万个矿工之上,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关闭它。而如果比特币网络运行在20个大型矿场上,那么关闭它就容易多了。

而截止到2017年末,已经有78%的算力集中在中国大陆,这导致中国监管部门事实上有对比特币发起致命攻击的可能性。

并且,大多数数字加密货币的使用场景都与“去中心化”有关,一旦中心化,将意味着这些使用场景不复存在。导致一个原本可能有价值的项目变成纯粹浪费算力的空气币。

那么,我们面对这一状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首先是作为项目方,也许是时候放弃纯粹的PoW机制了。事实上,在许多发行加密数字货币的项目中,尤其是在资产证券化类的项目里。类似于现实世界中股票概念的PoS本身就比PoW更为合理。

在不了解区块链的媒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比特币浪费了大量的算力还毫无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基于PoW的区块链很难将项目本身的价值与所发行的数字加密货币进行绑定——因为货币的价格背后真正的价值并非来自于项目,而来自于维持算力的成本。

而PoW+PoS的混合模式更像是未来,在混合模式中,持币用户和矿工都可以参与到这一社区的重大决策中。而如果一个决策被广泛认可,那么无需开发者过分干预,区块链就会软分叉到最新的状态,几乎不会有矿工或矿机私自抵制的状况。

其次,作为散户矿工,如果你现在还在挖一种纯粹的PoW机制货币,那你应该无条件的支持社区发起的为了抵御ASIC矿机进行的分叉活动,哪怕这会导致你的矿机失效。

这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但是从长远利益考虑在一个被算力垄断控制的币种中竭泽而渔,不如促进社区的改革获得更多的收益。因为,在许多过去的算力与社区的冲突中,最终的结果是算力主会强行保留旧有算法对区块链进行硬分叉。

而一如ETH和ETC一样,属于算力主的经典以太坊(ETC)由于失去了开发者的支持,变成没有活力、不可能发展出应用的空气币。

作为散户韭菜,你应当谨慎交易比特大陆矿机所支持的非主流数字货币(比特币除外),避免掉入一个完全由比特大陆控制算力的区块链中。

最后,如果你就是比特大陆,你应该怎么办?

比特大陆的目标是成为Intel、AMD和Nvidia,为整个计算机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而不只是纠结于挖矿的眼前利益。

华尔街的金融家们早就已经看透Nvidia显卡挖矿所带来的暴力,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涨跌已经和比特币的价格走向一致,甚至说是受数字货币行情的影响。知名做空机构香橼近日已看空Nvidia,认为这家公司将太多精力放在了为数字货币矿工提供服务,而不是把重点放在人工智能、游戏和无人驾驶等正经业务上。

芯片厂家的使命是提供更强大的芯片来驱动更智能的服务,最后为现实世界做贡献,而不是成为虚拟世界的垄断大亨。当大家再也不走进虚拟世界的大门时,剩下的只是一片无人的荒地。

在去年接受美媒的采访时,吴忌寒曾透露将以数十亿美元的市值进行IPO。作为一家即将上市的企业,比特大陆不仅要对投资人负责,还要接受投资人对业务的可持续性的质问,“如果你的矿机上市就遭遇分叉,该怎么办?”

而这个需要上市后才会问的问题,已经出现:门罗比团队分叉后的分叉币XMO目前一个的价格是7.5美元,而真的门罗币XMR目前一个的价格是194美元,分叉币被门罗社区彻底抛弃。

在比特大陆成为所有区块链社区唾弃的名字之前,完全可以靠这几年积累的巨额资本沿着此前的规划向人工智能芯片公司的转型,而不是继续开发各种各样数字货币矿机来榨取生态崩盘前的最后一滴油。

内容来源:凤凰网

芯片创造智能,还是外星科技入侵地球?

前几年,有媒体报道过:在俄罗斯拉宾斯克市郊区,有一天,当地一个居民在外捕鱼时,偶然在地上捡到了一块很特别的石头,因为这块石头上有着奇异的斑点。这个居民随后把这块石头上交给了新切尔卡斯克工业大学的专家们。该校的专家们在对这块石头开展完一系列测试后,得出了一个令世人咋舌的结论,一块依附于该石头上的小薄片是一块芯片,并且这块芯距今不下于2亿年,类似于人类目前在使用的一类芯片(先进的纳米工艺制造而成的)。

当时有些人就此猜想,这块芯片可能是数亿年前外星人遗落在地球上的,也可能是地球上出现人类之前,还存在过另外一种高科技文明。当然,同样有些人认为,这块芯片很可能是一个生物化石。

科技行业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以及做生意的方式,而且2017年将会带来更大的变革。对于创业公司来说,2017年意味着更多的新技术应用及其带来的新机会。

1. 银行业自动化的加速

许多人说银行业的自动化始于1998年PayPal的推出。据预测,到2016第四季度末,这家全球化的在线支付系统将完成3480亿美元资金的支付,涵盖190多个国家,及28种货币。同时,在今年第三季度,PayPal的营收达到26.7亿美元。这家从eBay分拆出来的公司当前市值近500亿美元。

如今,更多的网上银行与金融服务商蓬勃发展,他们为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但传统银行并不会“睡着”,他们寻找的是金融软件公司,能帮助他们推进服务的自动化,并且与在线金融科技公司竞争。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传统银行业的重大变革。

2. 投资与理财规划服务上升

在过去,不少投资者在投资中损失金钱,是因为他们可获得的数据有限。现在,一切都变了。随着用大数据技术、机器人顾问来解释和分析数据,机器人顾问能把大数据转化为对个人投资者有意义的数据,投资交易的世界已基本实现民主化。

因此,在2017年,财务规划师/顾问的需求将下降,而小型、智能化的科技公司提供的大数据财务服务将在来年获得一个更大的市场份额。

人工智能显然是大数据技术的一部分,它将不断地变得越来越复杂。机器可以分析经济和金融模式,并预测市场上的“赢家”、“输家”,以及金融趋势。

3. 区块链保持热度

从比特币到区块链,我们看到了金融技术的快速演变。随着越来越多数字交易的产生,其他金融机构已经看到区块链的价值。通过区块链技术,他们可以继续推动服务的自动化,以允许客户利用更广阔的数字交易。

在2017年及以后,那些开发越来越成熟的区块链软件的金融科技公司将迎来更大的市场需求。

4. 传统软件供应商受到冲击

金融科技公司为客户提供了传统银行所不能提供的服务。虽然对业务的本质并无改变,但在业务流程和客户体验上的提升却是无限的。随着银行改变其服务架构,以及整合金融科技供应商的服务,他们将保留住他们的客户。

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为传统银行开发软件,以帮助他们实现业务的数字化,并以更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传统软件开发商,如IBM,他们对新软件的开发,批准,实施和培训过程通常长达数年,为银行增加了负担。

这是个有关阴谋论的问题,任何消息的出处和它的具体内容你都不能确定是否100%真实,就如同第一条答案里写的“石头芯片”一样。

那是假的!空穴来风!

阴谋论者的精神食粮!

如果芯片是外星科技,那这个外星文明也太落后了。不但落后,外星人估计还得化妆成老师把有关于集成电路的各种知识教给我们才能放心的走,不然我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芯片”是个啥东西?

芯片也不是所谓人类进化的产物!人类不会因为进化就会在脑袋里突然冒出来“芯片”这种东西。

这实际上是人类对于材料探索和研究的结晶,这世界上几乎所有生活中我们能看到摸到的物品和芯片一样都是人类将多种材料混合、组合、搭配而成的,我们利用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所有元素通过研究而产生出了成千上万种的组合方式,芯片只是其中一种产物。

人类现在用的这些芯片,仍然是由人类发明出来的。

基尔比的父亲是位电气工程师,并担任过堪萨斯电力公司的总裁,基尔比也因此从小就对电气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世人们看来,基尔比的确是个典型的理工男。基尔比身高一米八九,有着一张和善的脸和一头地中海式的卷发,与人说话时的语速慢得出奇。然而,基尔比的动手能力却可谓为一流。而且,基尔比始从始至终乐意被人们当作一名工程师来对待,且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向来颇有自信。

1958年,基尔比34岁,正式加入德州仪器中工作。当时美苏冷战进入第一次高潮期。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被苏联航天机构成功地送上了预定轨道,美国内舆论一片哗然,美国当局以及美国军方部门对此倍感压力。当时美国军方本已与德州仪器建立起合作关系,美国军方要求德州仪器研制出小型化的计算机设备。换言之,德州仪器聘用基尔比,就是想让基尔比参与到德州仪器正在全力推进的,旨在让计算机设备小型化的项目中来。可是,基尔比对此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基尔比倒是觉得,与其按德州仪器计划的那样把所有的成品元件整合到一起,倒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些元件集成到一块芯片上。如此便可避免各元件间连接显得很是复杂。基尔比为了验证自己的这一设想,便利用德州仪器其他员工们外出度假之机,独自呆在半导体实验室中就此展开研究。

也许我们不知道的外星文明很早就有芯片技术,但是现有的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使用的芯片是人类经过漫长的探索和发展而得来的。

芯片,本质上就是集成电路。

事实上,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906年,第一个电子管诞生;

1912年,电子管制作的成熟引发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

1918年,逐步发现了半导体材料;

1920年,发现半导体材料的光敏特性;

1956年,硅台面晶体管问世;

1960年底,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制造完成;

1966年,贝尔实验室制造出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8年,16M 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这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的更高阶段。

1997年,300Mhz奔腾II问世,采用的是0.25微米工艺;

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采用了领先的32纳米工艺。

毫无疑问,与互联网一样,智能技术会向几乎所有旧产业渗透。在一份人工智能产业的研究报告中提及了九大行业:生活服务O2O、医疗、零售业、金融业、数字营销业、农业、工业、商业和在线教育。实际上,将获得新生的旧产业还有许多,如军事、传媒、家居、医疗健康业、生命科学、能源、公共部门……甚至包括受VR/AR(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发展影响而产生的虚拟产业。

国内有区块链培训机构吗?

首先intel区块链,条件允许的话intel区块链,尽量选择在一线城市学习,毕竟那里是技术聚集区。其次,再考察其他方面,例如intel区块链: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就业薪资、学费学时等。直接去试听,考察学校的真实情况。

尹成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国内区块链领域顶尖专业人才,精通C/C++、,golang,Python、KaliLinux、sicikit-learn与tensorflow,EOS开源贡献者,开发诸多区块链加密货币,曾担任Google算法工程师,微软Tech.Ed大会金牌讲师,是微软全球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领域最具价值的专家。他并拥有15年编程经验与5年的教学经验,是资深的软件架构师和Intel软件技术专家,其领衔的区块链学院教研团队主要由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组成。

团队有丰富的区块链实战经验,并且屡次斩获区块链大赛大奖。

一台机器卖一亿欧元的荷兰公司是哪一家,为什么这么厉害?

因为中兴通讯被美国商务部禁售,这种只有行业人士才知道的高端设备也被大众所知晓,这就是光刻机,它是生产芯片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最高端的光刻机一台能卖一亿美元,并且还得排队购买,即便了下单一般21个月后才能供货。

全球高端光刻机来自荷兰ASML,中文叫阿斯麦,这家全球最顶级的光刻机制造商目前占全球高端高光刻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也就是说ASML公司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荷兰ASML是从著名电子制造商飞利浦独立出来的,专注高端技术研发,生产高端光刻机。公司的经营策略有两大特色,一是进行全球采购,确保能得到最先进的元器件,二是优先供货给投资者,所以IBM、台积电、三星、英特尔等都占有公司股份,这对ASML来说即保证了充足的研发资金又能对高端产品市场销售进行足够的控制。

ASML公司最新产品EUV,也就是极紫外线光刻机,预计2019年供货给中芯国际,该设备是全球最高端也是唯一可以生产10纳米以下芯片的光刻机,这对IC行业发展影响巨大。

荷兰有家高 科技 公司,叫做ASML,中文叫做阿斯麦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制造电子芯片机器的公司,总部设在荷兰的Veldhoven。这里生产的机器,目前每台价值1亿欧元左右,而且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今年计划供应22台,明年至少30台。

这家荷兰的阿斯麦公司,是世界芯片制造业的领头羊,其客户包括IBM、TSMC和Intel等芯片巨头。 阿斯麦公司在这个产品市场的占有率,目前达到90%,竞争对手是日本的佳能和尼康。

随着手机、掌上电脑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流行,对电子芯片的需求日增。该公司总裁Peter Wennink去年曾说,需求很多,越来越多。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有500亿台电脑和互联网连接,因此,对运算和记忆用的芯片需求数量很大。

阿斯麦原来是荷兰电子巨头飞利浦属下的一个研发半导体产品的部门,后来从飞利浦公司分离出来,1984年跟飞利浦合组新公司,是该公司ASM International和Philips的合并,用了ASM Lithography的名字,简称就是ASML。

多年来,该公司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一代产品,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从最初只能生产45个纳米(Nanometer)的芯片,采用新的技术,在2024年,将推出制造只有3个纳米的芯片的新机器。

这家公司,从1995年开始,已经在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的NASDAQ上市。

日前,该公司在发表最新业绩的同时,宣布全球招聘3000人。公司总裁Peter Wennink说,荷兰国内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逐一梳理过了,必须引入外国的人才,否则公司难以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位总裁说,现在人人谈论比特币、区块链、人工智能、自动 汽车 等,尚没有提及手机和云计算,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芯片这个产业,而芯片产业则缺少不了制造的基础,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去年,该公司全球一共有10万多人求职,最终聘了2500人,40%是荷兰人,其余是外国人,聘用的人员过半在荷兰工作。

根据2016年的数字,全公司一共有将近17万名员工,其中2600多是临时职位,员工分别来自100多个国家。

在荷兰华人学者与工程师协会主持举办的人才论坛上,有在ASML工作的华人学者,呼吁华人专业人士前往ASML求职。

这就是著名的阿斯猫公司了。作为全世界芯片产业链、食物链的最顶端产品,阿斯猫的光刻机是这个星球上单价最贵最高的产品之一,关键人家还是有着极高的 科技 含量,全世界也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阿斯猫最早是飞利浦旗下的产业,后来慢慢独立,外界也不容许这么关键的产品被放在飞利浦的帐下,还是让它保持相对独立更好,后来包括三星还有几家芯片业巨头,也买了些阿斯猫的股份,核心还是不让一家独大。

阿斯猫的牛逼,不仅在于它垄断了芯片行业最牛逼的光刻机,而且它的产业链上也集中了德国光学巨头蔡司、日本光学巨头尼康佳能等,对于从14nm到7nm演进的芯片业,阿斯猫的作用毋庸置疑。

中国不是不想发展光刻机,但据说中国目前光刻机的技术极限是几十纳米,差不多比阿斯猫落后了几十年。

当然,最近有个好消息就是,阿斯猫并不是绝对的对华封杀,今年好像卖给了中国企业一台光刻机,当然还得考虑阿斯猫的年产量太低了,到底啥时能交货,还不知道。

从广面聊聊吧;花絮聊聊吧。

对于其发展过程、作用、名字这里就不赘述了。

这就是现代战争。

你想买、他还不卖给你,你想做、你做不了。谁出钱使他们变成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是你、我,任何一个使用电脑、手机、高精仪器的人。

一吨黄金大约3700万欧元。

一吨碳钢大约600欧元。

利润率、利益量多么巨大!这地方能不富裕?

这样的企业很多很多,如暴雪、AMD……,没人提您可能都不知道……

这么巨大利益的获取是枪炮能达到的吗?

是多年的励精图治、信仰科学、回避口头上的你对我错、发展高度文明……的环境促成。

世界新的利益得失必将是在高精尖产品上,随着时间推移以后更明显。

这样的国家很多,像瑞士的手表、医疗设备……

那些一天到晚强调那几架破飞机速度、导弹速度、说狠话、拍胸脯的该醒醒神了,落后战胜不了先进,愚昧最终被智慧诏安。

古往今来决定博弈输赢的是:以优质的发展环境、聚拢高精尖人才、高精尖 科技 、高精尖工业及工业总量为核心的综合国力,除此无它。

荷兰什么公司这么牛,一台机器一亿欧?它就是全球最大芯片光刻设备市场供货商阿斯麦 (ASML) 。

阿斯麦公司ASML Holding NV(NASDAQ:ASML、Euronext:ASML)创立于1984年,是从飞利浦独立出来的一个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前称ASM Lithography Holding N.V.,于2001年改为现用名,总部位于荷兰费尔德霍芬(Veldhoven),全职雇员12,168人,是一家半导体设备设计、制造及销售公司。

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半导体生产厂商,都向ASML采购TWINSCAN机型,例如英特尔,三星,海力士,台积电,联电),格芯及其它半导体厂。随着摩尔定律的发展,芯片走向了7nm以下,这就需要更高级的EUV光刻系统,全球只有ASML的NXE:3400B能够满足需求。

ASML的光刻机怎样帮芯片助力?我们可以看一下ASML官方的介绍:

简单来说,这种光刻设备是一种投影系统。这个设备由50000个零件组装而成。

实际使用过程中,则通过激光束被投穿过一片印着图案的蓝图或光掩模,光学镜片将图案聚焦在有着光感化学涂层的硅晶圆上,当未受曝光的部分被蚀刻掉时,图案随即显现…

此制程被一再重复,用以在单个芯片上制造数以十亿计的微型结构。晶圆以2纳米的精准度互相叠加,并加速移动,快如闪电,达到这种精确度可谓高 科技 ,要知道,即使头发丝也有十万纳米,2纳米的精细可想而知。

朋友们,通过我的简单介绍是不是增长了些许知识?最后祝我们大中华,在 科技 领域快步赶上!

这家公司就是荷兰的asml公司,主要生产光刻机,在2017年,该公司卖出了198台光刻机,垄断了80%的高端光刻机市场。所有芯片制造商都必须要买asml光刻机,否则根本就无法生产芯片,而且一定要买最新的光刻机。

但是,即便如此,asml的光刻机仍然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否则根本来不及生产,据悉今年80%的产品都是去年预订的,如果不提前预订根本买不到asml光刻机。

你认为哪家公司能把中国芯片做好?小米还是华为?

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全名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Lithography(先进半导体材料光刻),是一家位于荷兰艾恩德霍芬的企业,目前是世界顶级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商。

拜中美贸易所赐,这家荷兰企业在中国名声大噪,但是人家确实是有个实力,因为人家占据着70%的全球光刻机的市场,目前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半导体加工设备制造商,而尼康和佳能和ASML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1984年,世界电器巨头飞利浦和半导体制造商ASMI联合起来,组建了ASML,专注于开发光刻系统。创业之初,飞利浦只给ASML投了210万美元,整个ASML团队也就只有几十人。光从这个金额和团队规模就能看出当时的ASML有多艰难了。此前的ASML,只是飞利浦旗下的一个品牌。

1995年,ASML在阿姆斯特丹和纽约上市,飞利浦随后渐渐抛售了它在ASML全部的股份。

2001年前后,ASML推出了名为TWINSCAN的双工件台光刻机。

2006年,ASML试制了第一台EUV光刻机样机。

2012年,ASML开始邀请其主要客户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入股自己,摊平每年高达十亿欧元的研发成本,联合制造量产型EUV光刻机,并且还保证优先给以上三家企业供货。通过这种方式,世界三大芯片制造企业也完成了和ASML的利益捆绑,形成了一个用资本和技术铸造的利益联合体。

这也就是为什么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只有这三家公司目前的芯片加工技术为什么一直领先世界半导体制造行业。

今天,ASML占据了全球光刻机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在高端EUV光刻机领域一家独大。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每年的毛利率可以达到44%,几乎和轻资产的互联网大厂处在同一个水平。

荷兰阿斯麦(ASML)一家200来人的小公司,这是众所周知的生产芯片制造设备——光刻机成套设备。这种设备全世界也就仅此一家,一般都是排队预定的。阿斯麦(ASML)产量并不高,年产量也就5~6台套设备。由于阿斯麦设备含有部分美国技术,所以美国以此为由打压华为,限制对中国出售该设备。

其实,阿斯麦(ASML)发展曾经遇到技术瓶颈时台积电工程师对其有过突破瓶颈之重大贡献,这位工程师后来由于其它原因与张汝京一道离开了台积电回到大陆创办了如今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的中芯国际。如今的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了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国家队。光刻机毕竟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技术最复杂的设备。我们相信中芯国际一直在努力突破光刻机的技术瓶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中芯国际终究会使中国人有扬眉吐气那一天的到来!

ASML公司(全称: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 Lithography),中文名称为阿斯麦(中国大陆)、艾司摩尔(中国台湾)。是总部设在荷兰Veldhoven的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之一,向全球复杂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提供领先的综合性关键设备。ASML的股票分别在阿姆斯特丹及纽约上市。

总部位于荷兰Veldhoven,欧洲人均科研经费排名第二的高 科技 公司。2010年,其全球净销售收入超过45亿欧元。2011年,卖出222套机器

,全球净销售收入56.51亿欧元,净利润14.67亿欧元。截止201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75%。

中国分公司地址:上海市张江高 科技 园区松涛路560号A栋17楼

ASML总部,荷兰Veldhoven

产品服务

ASML为半导体生产商提供光刻机及相关服务,TWINSCAN系列是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生产效率最高,应用最为广泛的高端光刻机型。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半导体生产厂商,都向ASML采购TWINSCAN机型,例如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海力士(Hynix),台积电(TSMC),中芯国际(SMIC)等。

ASML的产品线分为PAS系列,AT系列,XT系列和NXT系列,其中PAS系列光源为高压汞灯光源,现已停产,AT系列属于老型号,多数已经停产。市场上主力机种是XT系列以及NXT系列,为ArF和KrF激光光源,XT系列是成熟的机型,分为干式和沉浸式两种,而NXT系列则是现在主推的高端机型,全部为沉浸式。

目前已经商用的最先进机型是Twinscan NXT 1950i,属于沉浸式光刻机,用来生产关键尺度低于38纳米的集成电路。

目前市场上提供量产商用的光刻机厂商有三家:ASML, 尼康(Nikon),佳能(Canon)。 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在中高端光刻机市场,ASML占据大约60%的市场份额。而最高端市场(例如沉浸式光刻机),ASML大约目前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不过,竞争对手尼康也在奋力追赶,主要优势在于相对较低的价格。

在中国

ASML一直致力于中国市场的拓展与合作,包括香港在内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开设分公司,为客户提供及时的服务和咨询。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大和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相信大连,成都,重庆,武汉等新兴的半导体基地也会纳入ASML的版图之内。ASML有信心和中国半导体从业者一道,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开辟道路。目前ASML已经与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签定奖学金及科研合作协议,为培养和吸引本地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个能卡主世界半导体行业脖子的公司,叫做阿斯麦,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光刻机制造商,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与其并驾齐驱。

目前我国唯一能生产光刻机的公司是上海微电子(SMEE),占据了中国80%的市场份额。但即便是中国最先进的光刻机厂商,也仅仅是能90nm的光刻机。而这个牛逼的阿斯麦ASML公司,已经可以生产7nm,甚至是5nm的EUV光刻机了,差距真不是一代两代。

1、ASML的成立

在阿斯麦诞生之前,光刻机领域是索尼的天下。因为光刻机所使用的核心技术是感光和投影,索尼相机技术世界闻名,做光刻机自然水到渠成,比如我们以前经常用到的CD,就和这个比较类似。

阿斯麦成立之初,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钱也少的可怜,直到他们开始和飞利浦实验室的合作,才开始了他的腾飞之路。

其实,早在几年前,飞利浦实验室就研发出自动化步进式光刻机(Stepper)的原型。但对此他们自己也没有信心,求着和其他大厂合作,也没人搭理他。后来,阿斯麦瞅准这个机会死命追求这个白富美,飞利浦实验室看不起这个矮穷矬,考虑了一年多,看到真的没人接盘,才考虑嫁给它,成立股权对半的合资公司。

2、超越索尼

和飞利浦成立合资公司,也仅仅是让ASML在光刻机行业立足了。但光刻机行业依然是索尼的天下,阿斯麦的市场份额长期不超过10%,被索尼远远甩在身后,直到一代牛人林本坚的出现。

在此之前,制作光刻机使用的一直是以空气为介质的“干式”投影技术,但这种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遇到了一个瓶颈,那就是始终无法将光刻光源的193nm波长缩短到157nm。

当时,全世界的半导体行业都科学家,都投身光刻机领域,提出了很多方案,但要么是不具有可行性,要么就是太过超前,没有一个可以用的。

当时时任台积电研发副总经理的林本坚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考虑如果157nm难以突破,为什么不退回到技术成熟的193nm,把透镜和硅片之间的介质从空气换成水,这样就可以突破157nm的限制,将波长所小到132nm。这个方案被成为“浸入式光刻技术”

虽然“浸入式光刻技术”更加现金,但当时却不被市场所接受,因为当时 社会 已经投入了巨资研究,一旦放弃,相当于之前的投入都打了水漂。所以,即便林本坚导出安利他的技术,依然没有任何公司愿意买账,直到遇到了阿斯麦。

林本坚加入阿斯麦后,迅速攻克了“浸入式光刻技术”的一系列难题,并达成了与inter和台积电的合作。后来阿斯麦还与台积电合作,双方共同研发成功全球第一台浸润式微影机。这种技术比索尼的干式微影技术技术更先进,成本也更低,所以迅速抢占了属于索尼的市场。

到了2009年,阿斯麦已经占有了70%的市场份额,索尼也从多年老大,憋屈的成为老二。

3、美国的助攻

虽然阿斯麦在与索尼的竞争中暂时获胜,但索尼也卯足力气要追赶上去。但美国的排挤,直接熄灭了索尼的所有幻想。

Intel和美国能源部共同发起成立EUV LLC组织,汇聚了美国顶级的研究资源和芯片巨头,包括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等三大国家实验室,联合摩托罗拉(当时如日中天)、AMD等企业,投入2.25亿美元资金,集中了数百位顶尖科学家,只为一件事:极紫外光刻机到底可不可行?

但这样一个重要的组织,却因为美国政府的干预,把索尼排除在外。

这时候的索尼所有的研究和技术只能自己一个人搞,而阿斯麦则是集合了全世界最顶级的智慧,享受全世界半导体领域的成果。

后来阿斯麦还在2013年,分别并购了美国光刻机巨头SVGL(硅谷光刻集团)和美国准分子激光源企业Cymer,打通了极紫外光刻机的生产产业链。然后,阿斯麦就生产出了5nm制作工艺的极紫外光刻机,彻底奠定了领先地位。

以上就是阿斯麦公司的发展经历,可以说阿斯麦的成功固然是自身苦心经营的结果,但也是全世界的结晶,是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的努力,才一步步突破了光刻机的种种限制,成就了阿斯麦如今蔑视群雄的霸主地位。

所以, 很多时候我们都讲,中国这么大,这么厉害,为什么连一台光刻机都造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中国一个国家人才,是否能抵得上全世界的智慧?即便如此,我们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依然在做,这是无奈之举,也是我们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

区块链企业应用新机会与挑战

区块链企业应用新机会与挑战

新的技术都来自现有技术模块的组合,组合的威力一旦叠加,会激发经济带来指数级的增长,经济是技术进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区块链其实就是几种技术的一种组合,包括点对点通讯(P2P)、以及分布式账本(又称分布式存储)还有非对称加密等等。这些技术一旦组合起来,对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正在显露出来——现在世界进入了一个叫做自动化全球的时代,是我们现在的信息化的第四阶段。

我们可以把从九十年代开启的互联网时代,一直到以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时代,叫做前互联网时代,即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这个上半场的规则核心是提高生产力,很多的技术,其实并没有特别改变企业和经济的形态,还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经济的跃迁。现在新的规则,叫做自动化全球网络经济时代,规则核心是增强联系和改进生产关系,比如像开启了一种新的商业形态的共享经济。但是现有的共享经济的形态,还是以中心化的互联网企业为核心构建的经济模式。目前的共享单车、滴滴,它们是一个单向的经济模式,其实并没有将价值的增长、提升反哺给用户。

自动化的全球时代,不仅需要像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等这些提升生产力的技术,更主要的还是需要有一种改进生产关系的新模式。区块链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新的技术,可以给大家带来商业模式的一种新的转移。

所以未来已来,现在的八大核心技术,包括区块链、物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其中只有区块链做到了改进生产关系、增强联系的技术。

微软认为像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这样的技术都是未来不断提升生产力的革命性新技术。但是其实,区块链并不是新技术,他只是现有技术的一些组合,它的价值在于打造了一个信任的平台。就像Fast Company(《快公司》)的创始人阿兰韦伯说的:新经济始于技术,终于信任。

2015年11月份,《经济学人》的杂志封面,叫做trustmachine,就是信任的机器,即区块链的承诺。其实它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宣告:区块链技术其实是未来互联网3.0的核心技术,这个技术会通过上层应用,逐渐传导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众多环节,为众多商业模式、行业运行和治理体系带来创新。区块链构建的是一种新型的、以价值为核心的互联网,而不是像老一代,以信息为核心的互联网。

二 区块链+ vs. 互联网+

区块链将信任机制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会对世界带来很大的变革。

在2005年以前的Web 1.0的时代,电商网络门户的创业者基本上就是用一个大门户,一对多的方式进行创业的。

Web 2.0时代,是社交网络和共享经济的时代,但是在这个生态里,核心企业还是中心化的,垄断用户关系和大量数据,享受用户贡献的价值,并且可以任意决定规则。这样的话,所谓的这种互联网+对传统企业就是一种有伤害的信息化模式。

Web 3.0时代,是基于区块链价值网络的全球新型共享经济,它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就不会出现寡头对创新的垄断,交互会更加自发,协作的范围也会更广泛,影响也会更全面、更深入。

所以,对传统企业或者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佳方式并不是互联网+,而是区块链+。因为互联网+还是需要依托一个中心化的、古典互联网的企业。虽然现在像阿里、腾讯、京东、小米这样的公司如日中天,但本质上它们还是中心化的企业,它们在制定生态圈的游戏规则,垄断客户关系和数据。

我们把区块链+叫做web3.0,它其实比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生态化企业具有更高的维度。在过去信息匮乏的时候,需要构建层级架构和中心,来提升整个的信息传导效率。但是当信息足够充足的时候,那么其实对等关系(P2P)的这种网络会逐渐取而代之,而且这种对等关系的这种网络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高维加分型的价值网。依托于这种网络体系形成的企业,我们把它叫做共识经济社群化的企业。

区块链+的这种高维的商业模式,比现有的互联网生态或互联网+企业这样的公司,有更强的面向未来的想象空间。那这里回顾一下大多数传统企业:一维公司是做工程的,主要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寻租、资源垄断、做客户关系;二维的产品公司有一定的产品研发和营销的能力,但这两种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司形态,它的价值曲线是线性的,投入一就收获一,投入十就收获十。所以马云那样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事实上由于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其实是符合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形态的,而且它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到了三维互联网服务公司,因为增加了线上服务维度,开始有了数据增值的服务,它的核心是低成本的客户覆盖,降低了对客户的服务成本,所以适应力可以高过二维,这种形态的公司市盈率可高达二十倍以上。第三维的公司可以进一步开放API,让第三方在他的平台上开发更多的应用,同时可以把服务的提供方和用户衔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在线市场,这就构成了平台公司,平台公司的市盈率的可超过四十倍。

当平台化公司进一步开放能力,将数据网络品牌和用户等资源与投资服务组合在一起,为合作伙伴赋能的时候,就会变成像BAT这样的互联网生态企业,这种生态化集群的互联网企业,市盈率甚至会超过一百倍。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公司在拼命鼓吹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对传统企业并没有创造新的价值,只不过就是用吸星大法,把传统企业的数据客户关系渠道等等全部吸到互联网的生态公司上面了。它们对传统企业仅仅是起到了颠覆作用,但是并没有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它们还是以自己企业为核心的价值生态圈。

大家给马云的公司贡献了这么多年,连续贡献了这么多交易、数据去支撑他的企业市盈率。如果大家觉得这不是一个特别公平的方式,那我们现在就有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区块链。通过区块链+行业形成一种联盟化的生态,也就是联盟链,即使是不发币,也可以比现有互联网企业有更高的维度,因为这是面向行业的一个跨组织和跨平台的业务流程,一个安全的分布式共享,这将彻底颠覆传统企业的所有权模式。

区块链用共识机制和信仰来连接企业,这就形成了一个行业链,一个去中心化的全民所有权的社会化企业,不需要通过第三方就可以把信任和安全机制内嵌在整个行业链的自主和约里,而且所有相关方的数据在链上都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未来如果可以把C端的用户一起加入进来,再通过数字货币,通证或者代币,可以增加新的商业模式维度、开拓更大的价值空间。也就是把所有的业务跟B2C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员的行业宫殿。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块链3.0为大家带来的商业模式的美好前景,它完全是基于去中心化的高维的价值网。我给大家列了一些在这个领域的创业项目公司,无论是在分布式云存储、去中心化的安全社交、分布式身份管理、分布式的版权和数字资产管理、物联网智能合约、公共治理防伪反欺诈、数字市场交易预测等哪个领域,现在都有很多的3.0创意创新公司。

三 区块链的机遇挑战

现在大多数落地的项目,由于区块链技术天生的属性,比较容易结合金融和数字资产管理,但其实我们也看到传统行业也越来越多的有结合区块链的新机会,这个市场到2025年会达到1760亿美金,到2030年,就会达到3.1万亿美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数字。

中国奇怪的创业项目其实也不少,但是现在去年政府有一些限制。不过今后政府会对数字货币有一些新的合规性的一些要求,之后会逐步再放开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限制。

2018年是企业上链非常关键的一年,这就相当于二十年前你跟企业去谈企业上网,大家听着像天方夜谭一样陌生,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早早做企业上网探索的人,恰恰就是1997年到2000年前后的这一批先行者,他们最后成为上一代古典互联网的弄潮儿。所以对传统企业来说, 2018年是一个非常关键机会。

区块链+主要应用场景,其实无非是基于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的几个领域,像数字身份管理、数字资产管理、分布式应用的开发和部署,以及智能合约的开发和服务,这四个主要的应用场景结合行业的一些特征,来为企业提供应用落地的服务。

四 区块链的理论先驱

所以企业需要在这一轮的机会里充分刷新认知,把底层的商业操作系统升级。这里充满一些颠覆式的创新,给传统行业和大众对古典互联网逆袭的机会。我这里列了几本书,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对区块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虽然这些书有些写于三十年代、七十年代,但是经典总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最著名的是熊彼得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然后托马斯?库恩提出的是技术的范式革命不是连续的,在一定的阶段它会造成新的革命,当革命来临的时候,很多的传统企业会消亡,但同时新技术建立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就会爆发。

克里斯坦森的主要贡献,是对于传统企业如何把握机会、避免创新者的窘境、拥抱新机会实现转型创新有重要意义。

英国的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他现在的这本书叫《第二曲线》,主要也是提到传统企业如何借助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这个创新来实现跨越和转型。

五 跨越第二曲线

在跨越第二曲线方面,其实微软自身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大家都知道微软是PC时代的霸主,当时整个行业百分之七十六的利润都被微软和Intel瓜分,但是同时也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恰恰是PC的成功,使微软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让苹果等等的企业反超,但是微软还好没有错过云计算的机会,微软在AI上的提前布局,使得微软在全球的智能云和区块链方面有很大的领先优势。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出来帮助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微软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边缘计算、混合现实层面又把握住了机会。实现了第二曲线的跨越,而且后面微软还有会有新的一些布局,比如量子计算等等,都是微软自身的一些成功经验。当然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微软还收购诺基亚,其实诺基亚已经完全不值得收购,因为诺基亚从第一条曲线就没有跨越到第二曲线,诺基亚在移动互联网方面,会被外部从来没做过移动互联网的公司轻易击败。

这种企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或者叫新旧动能转换,主要就是帮助传统企业连接外部的创业者,通过命题孵化创业项目,实现转型创新,所以需要借助一种新型的企业外包的创新孵化方式。因为如果企业内部自己来做孵化,那还是跟第一曲线的业务轨迹绑定,所以它只能是增量创新,提升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的效率。对于第二创新来说,它需要允许一定试错空间,所以他需要通过用新的方法论来指导颠覆式创新。

它需要面向的是价值创造和增长,而且不能和当前核心业务绑定,因为一旦和当前核心业务绑定,所有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将会陷入到过分的路径依赖,造成锁定。这样的话就跳不出原有的业务边界,就看不到外面市场的变化,这也是诺基亚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在传统的移动手机方面做得精益求精,企业的管理效率很好。所以在被微软收购的时候,诺基亚还不知道到底自己是怎么输的。

诺基亚的失败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看到:颠覆你的不一定来自于你的行业内部,也有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入侵者。也就是像《三体》里所说的:我消灭你,其实与你无关。

第二曲线计划的就是避免传统企业陷入自己自身的业务发展轨迹不能自拔,所以企业需要转型定制的加速器帮他开拓新业务方向。而且这需要一种机制保障,因为原来的企业内部孵化来自于内部组织结构流程,所以一定要用外部的孵化方式,直接招募外面的创业者补充新鲜血液,然后通过杂交来实现转型创新,更要关注外部的市场和合作伙伴。

这样会给创业者极大的自由度,然后通过公司股权的设置,以高风险回报比来激励,企业作为一个赋能者,给予业务资源、启动资金,但是不要过分干涉创业项目自身的运营和发展。企业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然后给予反馈,然后等待。这样的项目如果能孵化出来,对扩展企业边界、活化企业生态将会有很大动力。

六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接下来简单介绍几个区块链应用场景:

一是区块链+跨境贸易金融服务。其实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方案,包括出口商、进口商,开证行开具信用证(LoC)等等,这些其实需要一种机制,能进行跨机构、跨组织、跨平台之间安全的共享数据,而区块链正好可以保证解决方案的实现。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当各种条件满足以后,来进行清算和结算支付,不需要人工的参与就可以自动化的完成。

跨境涉及到多方的贸易金融,如果按照现有的方式,各方之间因为都有自己的一些系统,一些程序都需要反复地进行,对帐需要通过邮件和传真进行确认,完成一笔贸易金融服务可能需要三到五周时间。

现在通过区块链,贸易金融上的各方都可以共享账本上的数据,联盟链的成员单位都可以同步更新,利用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多方的自动同步执行,这样可以把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从三到五周缩短到两三天,而且可以把原来需要反复确认的操作,极大地简化,仅需要5步左右就可以实现一个贸易金融的闭环。

区块链也可以用来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患者有一定权力决定将自己的病史等信息分享给谁,分享到什么程度,分享多长时间等等。传统的、分散的医疗药物研发体检等等机构系统没办法做到的问题,区块链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这就需要建立个人健康的数据银行。

区块链也可以用来做冷链物流、端到端的食品安全溯源服务。食品从原产地到屠宰加工、运输,这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参数都可以上链,这将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安全保障。

这里举个例子,挪威的这个三文鱼就是通过一家区块链公司在做一个食品安全的溯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所有的各方的数据都上了链,之后他可以通过自助智能合约,按照事件触发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支付清算,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区块链在教育和就业市场也可以提供服务,学校研究机构、考试机构、雇主、政府部门都能安全地共享学生的学历、证书、论文等数据。

最关键的是区块链还可以实现P2P点对点的、微电网的电力交易或者能源交易服务。举个例子,布鲁克林区的老城改造中,房屋屋顶都增加了光伏太阳能板用于发电。发的电并不是卖给电力能源公司,而是做成小区的微电网,然后通过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这个模式可以进一步扩展,可以把屋顶生产的太阳能进一步作为分布式的充电桩,然后内部的家庭用电、安防用电、智能门锁等都可以上到这个区块链里,来进行整体的共享服务。

easyfeed投资额

编者按:这是 36Kr 和杨佩珊(Edith Yeung)合作向大家投递的硅谷最新投融资信息。作为 Inc 杂志硅谷的 Must Meet 投资者之一,杨佩珊(Edith Yeung)是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和孵化器 500 Startups 的大中华区负责人,同时她也管理一支 1000 万美元的 Mobile Collective 基金。

她在过去两年投资了 40 多家移动互联网、VR、AR 和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包括 Hooked、日日煮、Fleksy(被 Pinterest 收购)、Human(被 Mapbox 收购)、AISense 等等。加入 500 Startups 之前,Edith 将中国初创公司海豚浏览器带入美国市场并在全球获得 1.5 亿用户,该公司的投资者包括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和美国高通,并于2015年被畅游收购。杨女士也与美国大公司,如 Siebel、Oracle、Autodesk、AT&T等公司有着丰富的工作经了解更多她的信息请点击网站 ,或在 Twitter上关注她。你也可以联系 36Kr 硅谷内容总监徐涛,她的邮箱是 xutao@36kr.com。

(译 丨秘丛丛)

在过去一周,硅谷周边方圆 300 英里内,共有 22 家初创公司获得总计 9.664 亿美元融资。除此之外,还有 4 项并购发生。

分领域详情如下:

企业级应用

Menlo Security (阻拦恶意软件的工具) 募得 D 轮 7500 万美元;

TrustArc (软件测试) 募得 D 轮 7000 万美元,由 Bregal Sagemount 领投;

Pipefy (处理流水线管理) 募得 B 轮 4500 万美元,由 Insight Partners 领投;

Digital Shadows (商业风险智能) 募得 C 轮 1000 万美元,由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领投;

GetAccept (电子签名平台) 募得 A 轮 700 万美元,由 DN Capital 领投;

SWIT Technologies (团队协作 App) 募得种子轮 600 万美元,由 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 领投;

金融科技

Jacobi (投资文件管理) 募得 A 轮 750 万美元,由 8VC, CreditEase Fintech Investment Fund, Illuminate Ventures 投资;

区块链

Anchorage (数字资产安全) 募得 B 轮 4000 万美元,由 Blockchain Capital 领投;

NEAR Protocol (去中心化 App 平台) 募得 A 轮 1210 万美元,由 Accomplice 与 MetaStable 领投;

AI

Kyndi (政府 AI 平台) 募得 B 轮 2000 万美元,由 Intel Capital 领投;

Mesmer (机器人处理自动化) 募得 A 轮 1500 万美元,由 Intel Capital 领投;

酒店

Sonder (公寓出租) 募得 D 轮 2.225 亿美元,由 Tao Capital Partners, Valor Equity Partners, Westcap 投资;

电子商务

Bolt (在线结账) 募得 B 轮 6800 万美元,由y Activant Capital, Tribe Capital 领投;

硬件

Tachyum (通用处理器芯片) 募得 A 轮 2500 万美元,由 IPM Group 领投;

能源

Powerhive (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微电网) 募得 B 轮 930 万美元,由 Toyota Tsusho 领投;

航空

Akash Systems (针对卫星基础设施的 RF 科技) 募得 A 轮 1450 万美元;

大麻制品

Demetrix (人造大麻) 募得 A 轮 5000 万美元,由 Horizons Ventures, Tuatara Capital 领投;

教育

Minerva Project (高等教育体系) 募得 C 轮 5700 万美元,由 ByteDance 领投;

Career Karma (编码训练营市场) 募得种子轮 150 万美元;

生物科技

IGM Biosciences (针对癌症治疗的抗体) 募得 C 轮 1.02 亿美元,由 Redmile Group, Janus Henderson Investors, Vivo Capital 投资;

Revolution Medicines (阻拦RAS的癌症治疗) 募得 C 轮 1 亿美元,由 Boxer Capital 领投;

MedaRed (针对纤维蛋白的治疗学) 募得种子轮 650 万美元,由 Dementia Discovery Fund, Dolby Family Ventures 领投;

上市 并购

Google 收购 Elastifile (企业云存储);

HomeLight 收购 Eave (数字按揭贷款人);

Matterport 收购 Arraiy (AI 生产平台);

TapClicks 收购 iSpionage (营销智能);

更多硅谷第一线采访

请收听《硅谷早知道》第三季,您在硅谷的特派记者徐涛,给您带来原汁原味的硅谷声音,带您把握趋势发现未来。每周五中午准时放送,欢迎收听!

关于intel区块链和区块链cpu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intel区块链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