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iec

古泉财经 107 0

今天给各位分享区块链iec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区块链之加密原理总结(一)

    先放一张以太坊的架构图:

    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单个模块了学习了解的,包括P2P,密码学,网络,协议等。直接开始总结:

                秘钥分配问题也就是秘钥的传输问题,如果对称秘钥,那么只能在线下进行秘钥的交换。如果在线上传输秘钥,那就有可能被拦截。所以采用非对称加密,两把钥匙,一把私钥自留,一把公钥公开。公钥可以在网上传输。不用线下交易。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如上图,A节点发送数据到B节点,此时采用公钥加密。A节点从自己的公钥中获取到B节点的公钥对明文数据加密,得到密文发送给B节点。而B节点采用自己的私钥解密。

        2、无法解决消息篡改。

    如上图,A节点采用B的公钥进行加密,然后将密文传输给B节点。B节点拿A节点的公钥将密文解密。

        1、由于A的公钥是公开的,一旦网上黑客拦截消息,密文形同虚设。说白了,这种加密方式,只要拦截消息,就都能解开。

        2、同样存在无法确定消息来源的问题,和消息篡改的问题。

        如上图,A节点在发送数据前,先用B的公钥加密,得到密文1,再用A的私钥对密文1加密得到密文2。而B节点得到密文后,先用A的公钥解密,得到密文1,之后用B的私钥解密得到明文。

        1、当网络上拦截到数据密文2时, 由于A的公钥是公开的,故可以用A的公钥对密文2解密,就得到了密文1。所以这样看起来是双重加密,其实最后一层的私钥签名是无效的。一般来讲,我们都希望签名是签在最原始的数据上。如果签名放在后面,由于公钥是公开的,签名就缺乏安全性。

        2、存在性能问题,非对称加密本身效率就很低下,还进行了两次加密过程。

        如上图,A节点先用A的私钥加密,之后用B的公钥加密。B节点收到消息后,先采用B的私钥解密,然后再利用A的公钥解密。

        1、当密文数据2被黑客拦截后,由于密文2只能采用B的私钥解密,而B的私钥只有B节点有,其他人无法机密。故安全性最高。

        2、当B节点解密得到密文1后, 只能采用A的公钥来解密。而只有经过A的私钥加密的数据才能用A的公钥解密成功,A的私钥只有A节点有,所以可以确定数据是由A节点传输过来的。

        经两次非对称加密,性能问题比较严重。

        基于以上篡改数据的问题,我们引入了消息认证。经过消息认证后的加密流程如下:

        当A节点发送消息前,先对明文数据做一次散列计算。得到一个摘要, 之后将照耀与原始数据同时发送给B节点。当B节点接收到消息后,对消息解密。解析出其中的散列摘要和原始数据,然后再对原始数据进行一次同样的散列计算得到摘要1, 比较摘要与摘要1。如果相同则未被篡改,如果不同则表示已经被篡改。

        在传输过程中,密文2只要被篡改,最后导致的hash与hash1就会产生不同。

        无法解决签名问题,也就是双方相互攻击。A对于自己发送的消息始终不承认。比如A对B发送了一条错误消息,导致B有损失。但A抵赖不是自己发送的。

        在(三)的过程中,没有办法解决交互双方相互攻击。什么意思呢? 有可能是因为A发送的消息,对A节点不利,后来A就抵赖这消息不是它发送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故引入了签名。这里我们将(二)-4中的加密方式,与消息签名合并设计在一起。

       在上图中,我们利用A节点的私钥对其发送的摘要信息进行签名,然后将签名+原文,再利用B的公钥进行加密。而B得到密文后,先用B的私钥解密,然后 对摘要再用A的公钥解密,只有比较两次摘要的内容是否相同。这既避免了防篡改问题,有规避了双方攻击问题。因为A对信息进行了签名,故是无法抵赖的。

        为了解决非对称加密数据时的性能问题,故往往采用混合加密。这里就需要引入对称加密,如下图:

        在对数据加密时,我们采用了双方共享的对称秘钥来加密。而对称秘钥尽量不要在网络上传输,以免丢失。这里的共享对称秘钥是根据自己的私钥和对方的公钥计算出的,然后适用对称秘钥对数据加密。而对方接收到数据时,也计算出对称秘钥然后对密文解密。

        以上这种对称秘钥是不安全的,因为A的私钥和B的公钥一般短期内固定,所以共享对称秘钥也是固定不变的。为了增强安全性,最好的方式是每次交互都生成一个临时的共享对称秘钥。那么如何才能在每次交互过程中生成一个随机的对称秘钥,且不需要传输呢?

        那么如何生成随机的共享秘钥进行加密呢?

        对于发送方A节点,在每次发送时,都生成一个临时非对称秘钥对,然后根据B节点的公钥 和 临时的非对称私钥 可以计算出一个对称秘钥(KA算法-Key Agreement)。然后利用该对称秘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针对共享秘钥这里的流程如下:

        对于B节点,当接收到传输过来的数据时,解析出其中A节点的随机公钥,之后利用A节点的随机公钥 与 B节点自身的私钥 计算出对称秘钥(KA算法)。之后利用对称秘钥机密数据。

        对于以上加密方式,其实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如何避免重放攻击(在消息中加入 Nonce ),再比如彩虹表(参考 KDF机制解决 )之类的问题。由于时间及能力有限,故暂时忽略。

        那么究竟应该采用何种加密呢?

        主要还是基于要传输的数据的安全等级来考量。不重要的数据其实做好认证和签名就可以,但是很重要的数据就需要采用安全等级比较高的加密方案了。

        密码套件 是一个网络协议的概念。其中主要包括身份认证、加密、消息认证(MAC)、秘钥交换的算法组成。

        在整个网络的传输过程中,根据密码套件主要分如下几大类算法:

        秘钥交换算法:比如ECDHE、RSA。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端握手时如何进行身份验证。

        消息认证算法:比如SHA1、SHA2、SHA3。主要用于消息摘要。

        批量加密算法:比如AES, 主要用于加密信息流。

        伪随机数算法:例如TLS 1.2的伪随机函数使用MAC算法的散列函数来创建一个 主密钥 ——连接双方共享的一个48字节的私钥。主密钥在创建会话密钥(例如创建MAC)时作为一个熵来源。

        在网络中,一次消息的传输一般需要在如下4个阶段分别进行加密,才能保证消息安全、可靠的传输。

        握手/网络协商阶段:

        在双方进行握手阶段,需要进行链接的协商。主要的加密算法包括RSA、DH、ECDH等

        身份认证阶段:

        身份认证阶段,需要确定发送的消息的来源来源。主要采用的加密方式包括RSA、DSA、ECDSA(ECC加密,DSA签名)等。

        消息加密阶段:

        消息加密指对发送的信息流进行加密。主要采用的加密方式包括DES、RC4、AES等。

        消息身份认证阶段/防篡改阶段:

        主要是保证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确保没有被篡改过。主要的加密方式包括MD5、SHA1、SHA2、SHA3等。

         ECC :Elliptic Curves Cryptography,椭圆曲线密码编码学。是一种根据椭圆上点倍积生成 公钥、私钥的算法。用于生成公私秘钥。

         ECDSA :用于数字签名,是一种数字签名算法。一种有效的数字签名使接收者有理由相信消息是由已知的发送者创建的,从而发送者不能否认已经发送了消息(身份验证和不可否认),并且消息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改变。ECDSA签名算法是ECC与DSA的结合,整个签名过程与DSA类似,所不一样的是签名中采取的算法为ECC,最后签名出来的值也是分为r,s。 主要用于身份认证阶段 。

         ECDH :也是基于ECC算法的霍夫曼树秘钥,通过ECDH,双方可以在不共享任何秘密的前提下协商出一个共享秘密,并且是这种共享秘钥是为当前的通信暂时性的随机生成的,通信一旦中断秘钥就消失。 主要用于握手磋商阶段。

         ECIES: 是一种集成加密方案,也可称为一种混合加密方案,它提供了对所选择的明文和选择的密码文本攻击的语义安全性。ECIES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函数:秘钥协商函数(KA),秘钥推导函数(KDF),对称加密方案(ENC),哈希函数(HASH), H-MAC函数(MAC)。

         ECC 是椭圆加密算法,主要讲述了按照公私钥怎么在椭圆上产生,并且不可逆。 ECDSA 则主要是采用ECC算法怎么来做签名, ECDH 则是采用ECC算法怎么生成对称秘钥。以上三者都是对ECC加密算法的应用。而现实场景中,我们往往会采用混合加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结合使用,签名技术等一起使用)。 ECIES 就是底层利用ECC算法提供的一套集成(混合)加密方案。其中包括了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和签名的功能。

        ECC 是 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的简称。那么什么是椭圆加密曲线呢?Wolfram MathWorld 给出了很标准的定义: 一条椭圆曲线就是一组被   定义的且满足  的点集。  

这个先订条件是为了保证曲线不包含奇点。

所以,随着曲线参数a和b的不断变化,曲线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形状。比如:

        所有的非对称加密的基本原理基本都是基于一个公式 K = k*G。其中K代表公钥,k代表私钥,G代表某一个选取的基点。非对称加密的算法 就是要保证 该公式  不可进行逆运算( 也就是说G/K是无法计算的 )。

        ECC是如何计算出公私钥呢?这里我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描述。

         我理解,ECC的核心思想就是:选择曲线上的一个基点G,之后随机在ECC曲线上取一个点k(作为私钥),然后根据k*G计算出我们的公钥K。并且保证公钥K也要在曲线上。

        那么k*G怎么计算呢?如何计算k*G才能保证最后的结果不可逆呢?这就是ECC算法要解决的。

        首先,我们先随便选择一条ECC曲线,a = -3, b = 7 得到如下曲线:

        在这个曲线上,我随机选取两个点,这两个点的乘法怎么算呢?我们可以简化下问题,乘法是都可以用加法表示的,比如2*2 = 2+2,3*5 = 5+5+5。 那么我们只要能在曲线上计算出加法,理论上就能算乘法。所以,只要能在这个曲线上进行加法计算,理论上就可以来计算乘法,理论上也就可以计算k*G这种表达式的值。

        曲线上两点的加法又怎么算呢?这里ECC为了保证不可逆性,在曲线上自定义了加法体系。

        现实中,1+1=2,2+2=4,但在ECC算法里,我们理解的这种加法体系是不可能。故需要自定义一套适用于该曲线的加法体系。

         ECC定义,在图形中随机找一条直线,与ECC曲线相交于三个点(也有可能是两个点),这三点分别是P、Q、R。

         那么P+Q+R = 0。其中0 不是坐标轴上的0点,而是ECC中的无穷远点。也就是说定义了无穷远点为0点。

        同样,我们就能得出 P+Q = -R。 由于R 与-R是关于X轴对称的,所以我们就能在曲线上找到其坐标。

        P+R+Q = 0, 故P+R = -Q , 如上图。

以上就描述了ECC曲线的世界里是如何进行加法运算的。

        从上图可看出,直线与曲线只有两个交点,也就是说 直线是曲线的切线。此时P,R 重合了。

        也就是P = R, 根据上述ECC的加法体系,P+R+Q = 0, 就可以得出 P+R+Q = 2P+Q = 2R+Q=0

        于是乎得到 2*P = -Q (是不是与我们非对称算法的公式 K = k*G 越来越近了)。

        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可以算乘法,不过只有在切点的时候才能算乘法,而且只能算2的乘法。

        假若 2 可以变成任意个数进行想乘,那么就能代表在ECC曲线里可以进行乘法运算,那么ECC算法就能满足非对称加密算法的要求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随机任何一个数的乘法都可以算呢? 答案是肯定的。 也就是点倍积 计算方式。

        选一个随机数 k, 那么k * P等于多少呢?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的世界里,所有的都是二进制的,ECC既然能算2的乘法,那么我们可以将随机数k描 述成二进制然后计算。假若k = 151 = 10010111

        由于2*P = -Q 所以 这样就计算出了k*P。 这就是点倍积算法 。所以在ECC的曲线体系下是可以来计算乘法,那么以为这非对称加密的方式是可行的。

        至于为什么这样计算 是不可逆的。这需要大量的推演,我也不了解。但是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的手表上,一般都有时间刻度。现在如果把1990年01月01日0点0分0秒作为起始点,如果告诉你至起始点为止时间流逝了 整1年,那么我们是可以计算出现在的时间的,也就是能在手表上将时分秒指针应该指向00:00:00。但是反过来,我说现在手表上的时分秒指针指向了00:00:00,你能告诉我至起始点算过了有几年了么?

        ECDSA签名算法和其他DSA、RSA基本相似,都是采用私钥签名,公钥验证。只不过算法体系采用的是ECC的算法。交互的双方要采用同一套参数体系。签名原理如下:

        在曲线上选取一个无穷远点为基点 G = (x,y)。随机在曲线上取一点k 作为私钥, K = k*G 计算出公钥。

         签名过程:

        生成随机数R, 计算出RG.

        根据随机数R,消息M的HASH值H,以及私钥k, 计算出签名S = (H+kx)/R.

        将消息M,RG,S发送给接收方。

         签名验证过程:

        接收到消息M, RG,S

        根据消息计算出HASH值H

        根据发送方的公钥K,计算 HG/S + xK/S, 将计算的结果与 RG比较。如果相等则验证成功。

         公式推论:

        HG/S + xK/S = HG/S + x(kG)/S = (H+xk)/GS = RG

        在介绍原理前,说明一下ECC是满足结合律和交换律的,也就是说A+B+C = A+C+B = (A+C)+B。

        这里举一个WIKI上的例子说明如何生成共享秘钥,也可以参考  Alice And Bob  的例子。

        Alice 与Bob 要进行通信,双方前提都是基于 同一参数体系的ECC生成的 公钥和私钥。所以有ECC有共同的基点G。

         生成秘钥阶段:

        Alice 采用公钥算法 KA = ka * G ,生成了公钥KA和私钥ka, 并公开公钥KA。

        Bob 采用公钥算法 KB = kb * G ,生成了公钥KB和私钥 kb, 并公开公钥KB。

         计算ECDH阶段:

        Alice 利用计算公式 Q = ka * KB  计算出一个秘钥Q。

        Bob 利用计算公式 Q' = kb * KA 计算出一个秘钥Q'。

         共享秘钥验证:

        Q = ka  KB = ka * kb * G = ka * G * kb = KA * kb = kb * KA = Q'

        故 双方分别计算出的共享秘钥不需要进行公开就可采用Q进行加密。我们将Q称为共享秘钥。

        在以太坊中,采用的ECIEC的加密套件中的其他内容:

        1、其中HASH算法采用的是最安全的SHA3算法 Keccak 。

        2、签名算法采用的是 ECDSA

        3、认证方式采用的是  H-MAC

        4、ECC的参数体系采用了secp256k1,  其他参数体系 参考这里

        H-MAC 全程叫做 Hash-based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其模型如下:

在 以太坊 的 UDP通信时(RPC通信加密方式不同),则采用了以上的实现方式,并扩展化了。

首先,以太坊的UDP通信的结构如下:

        其中,sig是 经过 私钥加密的签名信息。mac是可以理解为整个消息的摘要, ptype是消息的事件类型,data则是经过RLP编码后的传输数据。

        其UDP的整个的加密,认证,签名模型如下:

【区块链与密码学】第5-2讲:哈希函数的构造

本节课程我们将详细讲解哈希函数区块链iec的构造。

MASH-1 (Modular Arithmetic Secure Hash)是一个基于RSA算法的哈希算法区块链iec,在1995年提出,入选国际标准ISO/IEC 10118-4;MASH-2是MASH-1的改进,把第四步中的2换成了28+1;由于涉及模乘/平方运算,计算速度慢,非常不实用。

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是: 根据不同的数据格式和安全性要求, 以一个具体的分组密码算法为基础构造一个分组密码系统的方法。

基于分组的对称密码算法比如DES/AES算法只是描述如何根据秘钥对一段固定长度(分组块)的数据进行加密,对于比较长的数据,分组密码工作模式描述了如何重复应用某种算法安全地转换大于块的数据量。

简单的说就是,DES/AES算法描述怎么加密一个数据块,分组密码工作模式模式了如果重复加密比较长的多个数据块。常见的分组密码工作模式有五种:

电码本( Electronic Code Book,ECB)模式

密文分组链接(Cipher Block Chaining,CBC)模式

密文反馈(Cipher Feed Back ,CFB)模式

输出反馈(Output Feed Back ,OFB)模式

计数器(Counter, CTR)模式

ECB工作模式

加密:输入是当前明文分组。

解密:每一个密文分组分别解密。

具体公式为:

CBC工作模式

加密:输入是当前明文分组和前一次密文分组的异或。

解密:每一个密文分组被解密后,再与前一个密文分组异或得明文。

具体公式为:

CFB工作模式

加密算法的输入是64比特移位寄存器,其初值为某个初始向量IV。

加密算法输出的最左(最高有效位)j比特与明文的第一个单元P1进行异或,产生出密文的第1个单元C1,并传送该单元。

然后将移位寄存器的内容左移j位并将C1送入移位寄存器最右边(最低有效位)j位。

这一过程继续到明文的所有单元都被加密为止。

OFB工作模式

OFB模式的结构类似于CFB

不同之处:

OFB模式是将加密算法的输出反馈到移位寄存器

CFB模式中是将密文单元反馈到移位寄存器

CTR工作模式

加密:输入是当前明文分组和计数器密文分组的异或。

解密:每一个密文分组被解密后,再与计数器密文分组异或得明文。

具体公式为:

工作模式比较

ECB模式,简单、高速,但最弱、易受重发攻击,一般不推荐。

CBC模式适用于文件加密,比ECB模式慢,安全性加强。当有少量错误时,不会造成同步错误。

OFB模式和CFB模式较CBC模式慢许多。每次迭代只有少数比特完成加密。若可以容忍少量错误扩展,则可换来恢复同步能力,此时用CFB或OFB模式。在字符为单元的流密码中多选CFB模式。

CTR模式用于高速同步系统,不容忍差错传播。

直接设计哈希函数

Merkle在1989年提出迭代型哈希函数的一般结构;(另外一个工作是默克尔哈希树),Ron Rivest在1990年利用这种结构提出MD4。(另外一个工作是RSA算法),这种结构在几乎所有的哈希函数中使用,具体做法为:

把所有消息M分成一些固定长度的块Yi

最后一块padding并使其包含消息M的长度

设定初始值CV0

循环执行压缩函数f,CVi=f(CVi -1||Yi -1)

最后一个CVi为哈希值

算法中重复使用一个压缩函数f

f的输入有两项,一项是上一轮输出的n比特值CVi-1,称为链接变量,另一项是算法在本轮的b比特输入分组Yi-1

f的输出为n比特值CVi,CVi又作为下一轮的输入

算法开始时还需对链接变量指定一个初值IV,最后一轮输出的链接变量CVL即为最终产生的杂凑值

通常有bn,因此称函数f为压缩函数

算法可表达如下:CV0=IV= n比特长的初值

CVi=f(CVi-1,Yi-1);1≤i≤L

H(M)=CVL

算法的核心技术是设计难以找到碰撞的压缩函数f,而敌手对算法的攻击重点是f的内部结构

f和分组密码一样是由若干轮处理过程组成

对f的分析需要找出f的碰撞。由于f是压缩函数,其碰撞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设计f时就应保证找出其碰撞在计算上是困难的

哈希函数的构造就讲到这里啦,以上三种方式都可以构造哈希函数。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常用哈希函数,敬请期待区块链iec

EXIN是什么样的认证机构,权威性如何?

EXIN是一家专注于面向职业从业者区块链iec的国际知名认证机构。EXIN是国际信息科学考试学会(Exam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区块链iec的简称。1984年EXIN由荷兰政府-经济事务部创办区块链iec,目前从荷兰政府部门独立成立了EXIN基金会。EXIN在八十年代倡导自动化区块链iec,九十年代推广计算机化,2000年通过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在全球推广信息化。EXIN作为全球IT服务管理-ITIL的创始认证机构,持有EXIN认证的IT管理人才遍布全球世界五百强企业。 来自全球165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近三百万的ICT职业人士已经获得了EXIN颁发的资格证书。

2018年作为国际IT管理领域的知名认证和人才鉴定机构,EXIN携手英国计算机学会等多家权威组织发起了国际数字化能力基金会-IFDC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Digital Competence) 并发布了全球数字化服务管理体系-VeriSM。目前已覆盖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认证如数字转型官-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ficer - DTO”其中包括VeriSM、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区块链 Block Chain、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和大数据 Big Data。此外,还包含服务集成管理SIAM、DevOps,敏捷开发 Agile Scrum、精益IT、IT服务管理ISO/IEC20000、数据中心管理、基于欧盟数据隐私保护条例GDPR隐私保护的数据保护官- Data Protection Officer- DPO”、信息安全ISO27001、IT资产管理、商业分析、软件测试、绿色IT、OpenStack、安全编程、应用管理等类别。

硬科技:物联网、区块链与数位货币 长达4年的国际标准之争底定

各位在网路打滚多年的科科,或多或少,都可以亲身感受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历史轮回。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排山倒海的业者、分析师和媒体,拼命炒作看似虚无飘渺,但绝对挂保证和商业投机紧紧挂勾的话题,别的不说,像本世纪初的网格运算、刀锋伺服器、云端运算、物联网、机械学习、雾运算、边缘运算、直到最近因众人疯狂炒作数位货币而火红的区块链等等想必各位绝不陌生的关键字,莫名其妙的占据了大量媒体版面之后,不知不觉中,就被更耸动的技术行销名词淹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仅在Google等搜寻引擎,遗留供后人凭吊的历史陈迹。

说穿了,万变不离其宗,近代资讯科学的发展轨迹,受限于单一运算容器终究有其极限,总脱离不了支撑巨量服务的分散式运算,诸多琳琅满目的技术行销名词,事后回顾,仅为瞎子摸象的一隅,被人类的痴愚贪念,蓄意包装后的加工化合物。

「物联网(IoT)」和「区块链(Blockchain)」就此在历史的舞台上站稳的脚跟,几乎无人敢否认,「万物互联」与「去中心化」将构成「NewInter」的基础,只是碍于诸多因素,这2种技术的应用等级,迟迟没有达到世人最初的期待。但当这两者合而为一,那就将开辟另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足以改变人类的生活与未来。

物联网喊了这么多年,大规模推广却看似原地踏步

物联网热潮并非短短几年的事情,然而始终未普遍见于你我身边。这因素很复杂,同时兼具「技术门槛」和「商业模式」的层面,让我们迟迟看不到科幻小说般描述的物联网世界。

技术门槛是什么?

物联网不外乎布署大量智慧化的终端装置,但这些终端收集到的资料,最终还要为人类服务,这就引发了人和设备之间的互信疑虑:人类要如何信赖设备,设备要如何取信人类,设备和设备之间如何彼此确认资料是正确、而且不会被窜改。

物联网的资料传递与交换,一出乱子,可是会搞出很多人命的,相信不会有人希望自己家中的物联网装置被骇客入侵乱搞而且「被自杀」,例如晚上睡觉窗户全关所有家电浴室瓦斯炉热水器都开到最大活活搞死你的荒谬场面。

为何需要商业模式?

接着,通过物联网取得数据之后,例如我家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农地里面的农作物现在生长状况如何,从资料采集、资料分发、资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资讯,一路到多个主体之间分享资料,就涉及了「所有权」、「使用权」、「价值的分配」,衍生出一系列「信用」和「价值」的议题。

收集到一大堆资料是一回事,你要如何让这些资料产生相对应的价值,并有信用基础、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去推动其运行,那又是另一回事。难道这几年下来,做好放在那边却长期乏人问津的「IoT平台」还不够多吗?

当今数位货币的荒谬之处

很幸运地区块链就是踢开这2块挡在路上石头的最佳解答,确保资料的可信度与安全性,并赋予资料价值,将其转变为可计价的数位代币(Token),让物联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出的巨大资料,成为此代币的信用基础,而不是仅浪费地球资源虚耗庞大的「挖矿」电力,而且除了数位货币之间的兑换,还没有可以交易的「商品」可买,完全违背了货币本质「降低交易成本」的初衷,这真是数位货币最大的荒谬。

很多技术宅往往对「商业」嗤之以鼻,抱持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但请动脑想想,今天像日本动漫画产业与同人商品如此风行全球,背后支撑其发展的,绝对不是关在家里的御宅族,而是推波助澜的「商业化」,天底下所有产业的兴盛,也同样有迹可循,要理解这么简单的道理,真的一点也不难。

区块链技术的4个发展阶段

现在谈到区块链,大多数人只会想到比特币和乙太币,但区块链并没那么简单,虽众说纷纭,大致上可定义为以下4个发展阶段。

区块链1.0:对北极熊不太友善的比特币。区块链2.0:乙太坊的智慧合约。区块链3.0:实现炼和炼之间的融合与互通,进而进行跨炼合约。区块链4.0:打造物联网区块链,数位资产来自实体世界的数据,区块链建立物联网底层的互信,填补资讯使用的信任机制。一方面建立物联网生态,另一方面建立商业模式和经济型态。创造可信任的物联网区块链生态体系。 成功的产品绝非只靠技术就能跃进

融合区块链之后,物联网的发展就从此一帆风顺?当然不是,世上任何推广成功的产品与应用,从来就不是单单仰赖「技术」即可功德圆满。

假使三十年前没有OSI七层模型,网际网路的演进,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缺乏「框架(Framework)」,也就是所谓的国际技术标准,大家都在「多样少量」,没有经济规模,再多的新创公司都会壮烈牺牲。毕竟物联网覆盖了整个世界的资讯交换需求,如果没有一个联盟或生态体系,大家都在单打独斗,无法集中资源,确实的落实应用,只会让深奥幽玄的技术,停滞于天马行空的想像。

少了框架,就像少了设计图的房子,空有砖块和水泥,你还是无法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盖起一栋稳固的高楼。

国际间长达4年的规格之争

历经长达4年多的规格战争,2017年底由中国推动、德国与瑞典协助的ISO/IEC30141「IoT参考架构」(IoTReferenceArchitecture),通过了国际标准草案投票(DIS),也正式将中国的「六域模型(six-domainml)」国家标准GB/T33474-2016,拱上了物联网区块链的浪头。而六域模型就扮演着类似三十年前OSI七层架构的角色,对物联网未来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这种「国际标准」究竟如何成形,美国日本韩国如何拼命阻挡中国的提案,背后暗藏了多少大国私下角力与权力斗争的「国际战争」,很可怕,不要问。

那已经有相对应的实作?

2017年五月启动专案、十月通过中国国家工信部区块链技术测试的「SDChain(Six-DomainChain)」是ISO/IEC30141全球第一个实作,基金会设置于新加坡,其数位代币SDA(Six-DomainAsset)在2018年1月8日开放交易。

ISO/IEC30141定义的「六域模型」和SDChain打造的「六域炼」,前者是物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方法论,后者提供更强固的去中心化公有炼底层,并建立实际的应用与社群。

至于SDChain项目发起人与ISO/IEC30141规格制定主编辑那「神奇的巧合」,请自行跪求Google大神,在此不便撰述。

物联网的共识演算法,真的非得要区块链不可吗?

这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尤其当「无区块分散帐本」的IOTA受到众人关注后,区块链与DAG(DirectedAcyclicGraph,有向无环图)之间的优劣,一直不断的被众人关注并评论著。

从帐面上来看,相较于区块链,DAG不受制于区块体积与工作量证明(POW),免交易费,较能节省频宽与耗电,理论上有更强的规模延展性,但也有双重支付确认与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共识」等疑虑,而被取消的交易费,在实务领域也被视为提升区块炼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因此这些特性可能限制其应用范围。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如果学术上已存在争论,那实际应用上问题只会更多,这些都有待时间证明。

此外,受到炒币歪风的不良影响,这年头的舆论已经被扭曲成「谁看起来比较炙手可热,谁的数位货币价格比较高,哪种技术就一定比较先进」,但重点是生态,而不是货币,应由应用场景决定共识算法,能不能「挖矿」就更不值一哂,这对人类一点贡献也没有。

物联网正处于迎接黎明前的黑暗

从物联网概念被提出,一路到区块链因比特币而爆红,区块链逐步展现了可解决物联网宿疾的潜力,直到国际标准问世,提供可遵循的总体架构框架,足以帮助各行各业真正厘清物联网是什么,就这样,足足耗费了近二十年的光阴。

看的更远,从三十年前的OSI模型,直到今天的六域模型,这三十年过程是「沟通自动化」转型到「执行自动化」的时代,人和物、物和物之间将会自动沟通,互通有无。我们可预期的「一万亿」联网设备,如何管理?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创造财富?这才是当代最大的挑战。

此时此刻踏入物联网产业,并有能力提供完美解答的企业,将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科技巨头。各位科科也许将有幸躬逢其盛,亲眼见证到物联网改变你我的生活,以及新科技霸权的诞生,在踏出黑暗、准备迎接黎明的当下,值得拭目以待。

日本的METI备案

一.什么是日本METI备案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发布该方法详细信息,其制定者是该部门商务信息政策局(Commerce and Information Policy Bureau)的信息经济司(Information Economy Division)。 《日本政府制定区块链项目评估方法》报告显示,METI将该流程称为评估各种用例项目的方法,评估32个必备的特征,比如可扩展性、隐私性和整体可靠性。参与评估方法制定的人说其目的是客观地衡量区块链项目!

二.日本的PSE产品METI做备案

PSE认证是日本强制性安全认证,用以证明电机电子产品已通过日本电气和原料安全法 (DENAN Law) 或国际IEC标准的安全标准测试。日本的DENTORL法(电器装置和材料控制法)规定,498种产品进入日本市场必须通过 PSE安全认证。其中,165种A类产品应取得菱形的PSE标志,333种B类产品应取得圆形PSE标志。法规要求日本的采购商在购进商品后一个月内必须向日本METI注册申报,并必须将采购商名称或ID标在产品上,以便在今后产品销售过程中进行监督管理。

三.日本METI备案流程

1, Notification of business,理解是日本进口商申明,内容包括制造商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签署日期

2, 日本经济产业省颁发的批准证明,进口商拿PSE副证去METI做备案才能出这个批准证明。

3, 日本的采购商在购进商品后一个月内必须向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注册申报, 须是拥有在日本政府注册之日本商社,才能向 METI申请注册。

四.哪里能做日本METI备案

METI备案分为两种

1,有进口商资质的

2.没有进口商资质的(华检实验室提供日本进口商资质租借)

十六进制转字节会有编码影响吗

关注

1、16进制编码转化为字符编码

[cpp] view plain copy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 待输出的字符串(16进制编码表示)

char sztext[1024] = "\x63\x2B\x2B\xCD\xF8\xC2\xE7\xB1\xE0\xB3\xCC\xA3\xA1";

int nRead = strlen(sztext);

// 存储还原后的字符串

char sz2[1024] = "";

for (int i = 0;i nRead;++i)

{

// 将16进制编码还原字符串

if(sztext[i] 0)

sz2[i] = sztext[i] - 256;

else

sz2[i] = sztext[i];

}

// 输出还原后的字符串

printf("%s\n",sz2);

return 0;

}

2、字符编码转化为16进制编码

[cpp] view plain copy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har sztext[1024] = "c++网络编程!";//

int nRead = strlen(sztext);

char sz2[1024] = "";

for (int i = 0;i nRead;++i)

{

int nind = 0;

// 将字符编码转转换为16进制编码

if(sztext[i] 0)

nind = sztext[i] + 256;

else

nind = sztext[i];

char szTemp[10]="";

// 16进制用小写表示,格式化串用“%02x”

// 16进制用大写表示,格式化串用“%02X”

sprintf(szTemp,"%02X ",nind);

strcat(sz2,szTemp);

}

printf("%s\n",sz2);

return 0;

}

打开CSDN,阅读体验更佳

参与评论 请先 登录 后发表或查看评论

16进制与字符串相互转换(C语言)_kkconan的博客_十六进制字符...

16进制转换成字符串函数 /*16 jinzhi Hex transform to ascii string*/ void HexToAscii(uint8_t *src, char *dest, int len) { char dh,dl; //字符串的高位和低位 int i; if(src == NULL || dest == NULL) { prin...

C语言 文本字符串和十六进制形式的相互转换_Genven_Liang的博客-CSDN博...

有的数据包含不可见字符,直接打印出来会不可见或残缺,需要转换为十六进制直接看ASCII码值。 二、测试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 ASCII字符 '0' '1' '2' '3' '4' '5' '6' '7' '8' '9' ...

十六进制码与ASCII码的相互转换实现

本资源为十六进制码与ASCII码的相互转换实现,包括两个函数。

16进制转成字符串

16进制转字符串

继续访问

十六进制与字符串互转_苏格拉底冲的博客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ring.h// 将字符串按照16进制的方式转到buff// 如:"12345678" 转为 0x12 0x34 0x56 0x78// desc转换后的存放顺序,=true:0x78 0x56 0x34 0x12 3100010010010036 ...

16进制和字符串互相转换_赵自煜的博客_16进制字符串转...

fromCharCode(parseInt(arr[i], 16)); //将分组后的16进制字符串转10进制Unicode码,然后将Unicode码转换为字符 } return result }, groupArray: function(str) { let result = new Array(); for (let i = 0; i str....

最新发布 字符串(汉字)与16进制字符串转换(无乱码)

【代码】字符串(汉字)与16进制字符串转换(无乱码)

继续访问

从十六进制码字符串中还原文件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用JBuilder 2005和DB2 7.0开发。用QueryDataSet取DB2中Blob字段时遇到一个问题:QueryDataSet不能用getBinaryStream()的方 法取blob的数据,默认只能用getString()的方法,取出的string里面存放的是16进制流的字符串,把这个字符串转换成二进制流之后输出 到文件,却是乱码。 从网上找到资料,原来需要

继续访问

十六进制与字符串的转换_老朽在门外的博客

*** 函数名称: str_to_hex 函数功能: 字符串转换为十六进制输入参数: string 字符串 cbuf 十六进制 len 字符串的长度。输出参数: 无 ***/ static int str_to_hex(char *string, unsigned char *cbuf, int len) { BYTE high...

十六进制Unicode编码字符串与中文字符串的相互转换

图书馆客户端项目中遇到的一个问题,得到的URL 是这样的 String baseurl = "*chx?/X{u848B}{u4ECB}{u77F3}searchscope=1SORT=DZ/X{u848B}{u4ECB}{u77F3}searchscope=1SORT=DZexte

继续访问

16进制与字符串互相转换(binascii模块的使用)

binascii模块主要用于二进制数据(byte类型数据)和ASCII的转换 在16进制和字符串的转换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以下几个函数: a2b_hex():返回16进制的二进制数据表现形式 b2a_hex():返回二进制数据的16进制表现形式 hexlify():返回二进制数据的16进制表现形式 unhexlify():返回16进制的二进制数据表现形式 字符串转换成16进制数据 主...

继续访问

将16进制的字符串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16进制的ASCII字符串转换为对应字符串

继续访问

java 16进制转中文乱码

将utf-8改为GBK即可 public static String hexStr2Str(String hex) { String hexStr = ""; String str = "0123456789ABCDEF"; //16进制能用到的所有字符 0-15 for(int i=0;ihex.length();i++){ String s = hex.substring(i, i+1); if(

继续访问

编解码:十六进制编解码

编解码:十六进制编解码 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字符串… 在计算机中,信息是以二进制的形式来表现。 可以人为定义:0就是假,1就是真,等等。 所谓编解码,是将一种数据以另一种形式来表现,若正向变换称为编码,则其逆向过程则为解码。 计算机中,数据的本质是一串二进制0和1的字符串。 例如,二进制字符串0a代表十进制字符串10,十进制字符串255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现则为0...

继续访问

16进制转指定编码的字符串

  前几天公司进行业务升级,需要将数据上链(之前只是将业务hash上链),上链后发现区块链平台没有对上上去的数据进行处理,取下来就是一串16进制的字符。因为我们这边需要将上链的数据进行回显,所以需要对这些16进制数据进行转换。问了区块链平台的人,这些字符是char类型且是按utf-8编码的,所以就可以确定是2个字节为一组的。 思路 最终肯定是要调用jdk提供的方法,按照utf-8进行解码。但是java直接处理16机制数不太方便,所以思路就是先将16进制数转换为10进制数存入byte数组中,最后调用new S

继续访问

java 16进制与字符串互相转

/** * 字符串转换成为16进制(无需Unicode编码) * * @param str * @return */ public static String str2HexStr(String str) { char[] chars = "0123456789ABCDEF".toCharArray();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byte[..

继续访问

将字符串转换为与之对应的16进制字符串

字符转换为ASCII码并以其16进制字符显示

继续访问

java 16进制编码字符串与字符串转换方法总结

import java.io.ByteArray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 * 16进制编码数字工具类 *pTitle: HexUtils/p *pDescription: /p *@author yuhy *@date 2019年6月...

继续访问

C++对数据进行16进制编码解码(hex encode)

本例演示使用16进制对数据进行编码 先定义几个工具函数用于将数字转为16进制表示或者将16进制表示转换为数字: //* 将数字转为16进制(大写) inline char ToHexUpper(unsigned int value) { return "0123456789ABCDEF"[value 0xF]; } //* 将数字转为16进制(小写) inline char ToHexLower(unsigned int value) { return "0123456789a

继续访问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转换与编码

“转换”的概念在数据表示中的反映 信息的二进制编码 机器级数据分两大类 1、 数值数据:无符号整数、带符号整数、浮点数(实数) 2、非数值数据:逻辑数(包括位串)、西文字符和汉字 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都用二进制(即:0和1)进行编码 用二进制编码的原因 1、制造二个稳定态的物理器件容易(电位高/低,脉冲有/无,正/负极) – 二进制编码、计数、运算规则简单 2、正好与逻辑命题真/假对应,便于逻辑运算 3、 可方便地用逻辑电路实现算术运算 4、 真值和机器数 ( 非常重要的概念!) –– 机器数:用0和1编码

继续访问

十六进制的字符串转十六进制

private static byte[] hexToBytes(String hexString) { if (TextUtils.isEmpty(hexString))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this hexString must not be empty"); hexString ...

继续访问

android java 串口16进制接收 tohex,java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hex)ASCII码字符串和String互转...

8种机械键盘轴体对比本人程序员,要买一个写代码的键盘,请问红轴和茶轴怎么选?笔者在做Android串口开发的时候,与串口设备间的通信经常内容都是16进制的发送命令的时候需要先把命令转成16进制的ASCII字符串。接收到设备的反馈时需要把16进制的ASCII字符串转成对应的明文。比如我们要发送的明文为ABCDEF,需要先转成对应的16进制ASCII码字符串414243444546比如我们收到的反馈...

继续访问

十六进制和字符串的转换

1、16进制和字符串互转工具 2、查看字符编码(UTF-8)的码值 3、shell中直接查看16进制对应的字符串,命令如下: 4、字符串转16进制的原理:某个字符在字符编码中的码值即为该字符的16进制值,如字符【我】的码值为15108241,则对应的16进制值为E68891 ...

继续访问

热门推荐 字符串和16进制之间的转换

在串口传递数据的时候数据格式是16进制的,但是存下来的数据为了方便查看,用字符串存储下来了。例如串口传递的数据是0xAA 0xBB 0xCC,存储下来的文件为AABBCC,这样存储带来的问题就是无法直接通过串口再发送出去,所以需要转换一下。在实现转换之前,先看一个16进制和字符的对应关系,如下所述。 用16进制打开一个文件如下图: 文件的大小是5个字节 为啥文件里面以01作为一个字节呢,其实是...

继续访问

ASCII码16进制对照表

ASCII码对照表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ASCⅡ)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它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它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 646。 ASCII第一次以规范标准的型态发表是在1967年,最后一次更新则是在1986年,至今为止共定义了128个字符,其中33个字符无法显示(这是以现今操作系统为依归,但在DOS模式下可显示出一些诸如笑

继续访问

16进制和字符转换

写评论

关于区块链iec和区块链技术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iec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